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癌症不但与遗传、环境、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,与微量元素也有极密切的联系。
锌:人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,人体一旦产生癌细胞,T细胞立即发起进攻,杀伤甚至消灭它。正常人在幼年和青年时期,胸腺肥大结实,40岁以后胸腺开始萎缩,免疫功能也逐渐下降。研究表明锌能刺激胸腺增肥,促使胸腺激素分泌,使T细胞数字增加。我国医学界曾对41名老年人进行服用医用硫酸锌一个月的观察,结果所有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。
硒:据国内外研究证实,硒是一种抗癌元素。它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或自由基的分解,使肿瘤细胞得不到分子氧的充分供应。调查表明,在27个血硒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(如菲律宾、泰国、我国台湾省),癌症死亡率较低;而硒水平低的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英国、美国癌症死亡率就较高。
碘:美国学者埃斯金博士研究报告:缺碘不但可引起甲状腺肿,而且可诱发乳腺癌、甲状腺癌、子宫内膜癌、卵巢癌等,对女性威胁较大。原因是碘缺乏引起甲状腺机能减退,从而伴随甲状腺激素、催乳激素、性激素等不平衡和紊乱,使癌症发病率增加。
镁:医学家们发现埃及人癌症发病率很低,尽管欧洲人的营养要比埃及人好,但埃及人的癌症发病率仅为欧洲人的1/10。一个埃及人即使得了癌,其发展和扩散的速度也较缓慢。调查后发现,由于土壤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,埃及人平均消耗的镁是欧洲人的5—6倍。镁摄入多的人癌症发病率较低的现象在其他地区也得到了证实。据研究,人体内若长期缺镁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突变,而此种突变会诱发肿瘤;缺镁会使免疫功能降低,使肿瘤细胞得以迅速增殖。
钼:钼可中断亚硝胺类强致癌物在体内的合成,从而防止发生癌变。河南省林县是有名的食道癌高发区,医学专家经过调查发现,当地农田土壤中钼元素的含量严重缺乏,因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类等致癌物在农作物中的积聚量很高。该县通过经常使用钼酸铵肥料,使粮食和蔬菜中钼元素的含量有了明显增加,同时食物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大幅度下降,当地居民的食道癌发病率也随之减少。
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含锌、硒、碘、镁、钼食物的摄入,对预防癌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。膳食中含锌丰富的食物主要有动物心、肝、肾、鸡蛋、牛奶、牡蛎、花生、核桃等。在含硒动物性食物中,鱼类含量大于肉类及制品,肉类及制品的含量大于禽蛋,乳和乳制品含量较低;含硒蔬菜有大葱、蘑菇、大蒜、大豆及其制品等。含碘食品主要为海产品,如海带、紫菜、海虾、海蜇等。含镁丰富的食物主要有紫菜、荞麦面、玉米、豆类、花生、芝麻、核桃仁等。钼主要存在于小麦、豆类、蛋类、牛奶、蜂蜜等食品中。